10月31日,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陈旭东教授与余丁山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俊鹏教授应科技处及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作客我校“前沿科学报告”,并先后进行了题为“光学加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能量和信息转化与存储功能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和“有机小分子催化的阴离子开环聚合”的学术报告。报告分别由轻工学院副院长吕斌教授和学术带头人徐永建教授主持,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报告会。
陈旭东教授围绕光学加密背景、双光子加密方法及多重响应性聚电解质/纳米晶纤维素复合材料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光学加密的技术特点、光学调控手段及如何构建具有自修复-防伪编码功能等特点的复合材料,并进一步指出光学加密技术是当今信息材料技术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在未来信息加密及防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余丁山教授就能量转化与储存及信息加密储存两方面对课题组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汇报,重点阐述如何从载体材料及器件结构设计出发实现光信息安全的过程。期间,两位讲授与参会师生就如何将加密技术应用于皮革防伪及如何构建加密储存材料等问题与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会后陈旭东教授和余丁山教授及部分教师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写作思路、技巧与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与交流。分享了基金评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详细阐述了基金申请书立项依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特色与创新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赵俊鹏教授详细介绍了脂肪族聚醚/聚酯在有机小分子催化环氧单体/环酯单体开环聚合制备高附加值聚醚/聚酯方面的主要工作,包括基于单组分有机碱催化的环氧乙烷均聚、环氧/环酯单体的嵌段共聚、环氧/酸酐单体的交替共聚。以及基于双组分有机Lewis酸碱对催化的环氧/环酯单体串联共聚,环氧/环状酸酐的序列选择性共聚等工作。赵教授的学术报告展现了其对环氧化合物参与的高效聚合反应的独特见解,对我校师生在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今后研究方向的深入与拓展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报告结束后,他还与在座师生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新闻小贴士:
陈旭东,男,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从事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聚合物及其共混物的光谱特性(共振散射及荧光光谱)以及聚合物金属物纳米结构等离激元调控及其光谱特性研究。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防军工配套,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重点及团队项目等30余项,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Macromolecules, Appl Phys Lett 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2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件。
余丁山,男,中山大学化学学院高分子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低维碳材料及聚合物基功能复合材料的可控制备、改性并开发其在光电器件和能源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研究电子/离子传输、光电转换、电化学性质等对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性能的影响。近年来主要致力于能量和信息转化与存储功能聚合物及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迄今为止在Nature Nanotech、Chem. Soc. Rev、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等期刊上共发表SCI论文110余篇,被引用10000余次,H指数39。
赵俊鹏,男,2005年和2010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高分子化学专业的学士学位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博士学位;2007至2009年公派至希腊国家研究院进行联合培养。后分别于德国马普胶体与界面研究所、沙特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赵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合成方法学;生物质、环境友好高分子合成;高分子结构表征方法;高分子结构-性质关系。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在环氧化合物参与的聚合反应领域拥有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近年来在Angew. Chem. Int. Ed.,Macromolecules,ACS macro letter,Chem. Commun.,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Polymer Chemistr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高质量论文40余篇,多次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受邀撰写综述文章3篇,书籍章节2篇。
(终审:杜杨 核稿:吕斌 编辑:王舒婷 学生编辑:王楠)